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顺 (第2/2页)
朝廷的处理决定,是令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剿捻”钦差大臣则由李鸿章取代,这是曾国藩与李鸿章师生之间的第一次换位。其实不给曾国藩实际处分,对朝廷来说也是无奈。当初调曾国藩北上剿捻,不仅是指望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也有调虎离山的想法:湘军虽然裁撤,但大量军官因军功而被提拔,并继续留在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尤其长期作为战区的两江,“湘军派”几乎垄断官场资源。
将曾国藩调离两江,以李鸿章取而代之,绝对有分化瓦解的考量在内,否则直接起用李鸿章督率淮军“剿捻”岂不更为省事?
李鸿章接任“剿捻”总指挥后,曾国藩所制定的稳步围堵方略被继承下来,并不断见效,最终全歼了捻军。论功行赏,曾国藩因首倡河防而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并调任直隶总督、取代“才具平庸”(曾国藩评价)却官运亨通的官文。
只要脑子还算正常的官场大员都明白,对于朝廷来说调曾国藩转督直隶,实在是一箭多雕的好棋:
作为局外人吴可看得更加清楚,平捻之后朝廷开始“问责”,官文撞在了风口之上。官文早期在湖广总督任上就未能尽责剿捻,只是将境内的捻军驱逐,造成局面溃烂;而在直隶总督任上,他又未能组织有效防御。这样的官员,虽然出身旗下,而且人际关系超好、群众基础极佳,但不处分不足以平“官”愤,只能将其解职。
而将曾国藩安置在天子脚下,远离其长期生活和战斗、已实际成为“湘军派官员”大本营的两江地区,便于就近监督和控制。同时朝廷派了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接任两江。
吴可可是听到京城传言,马新贻上任前与朝廷高层进行过密谈,马新贻可能承担了清查湘军侵吞太平天国“国库”的秘密使命。不久发生了马新贻在任上被刺的大案,史称“刺马案”(电影《投名状》的原型),跻身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湘军派”则成为最大的凶嫌。
同时直隶总督毕竟是疆臣之首,让曾国藩出任,也可算是酬功,有效消解他人对朝廷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不良印象。
还有经过多年的内忧外患,直隶地区官场腐败、风气败坏,随时都有可能再起如同捻军这样的动乱,这无疑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曾国藩征战十七年,处理此类事件经验丰富,并因杀人如麻而荣膺“曾剃头”的绰号,由他到直隶实行“剃头”,那真可谓“问直隶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
最重要的是,曾国藩在多年的征战实践中,亲眼见识了西洋科技的作用,并建立了包括安庆军械所在内的一些新兴洋务企业,是大清国第一波投身改革的弄潮儿,调他入京正可以借重他的经验,以天子脚下的直隶为示范,推进朝廷已经计划多时了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
而直隶的天津此时已经成为对外开放港口,华洋杂处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朝廷正需要一个老成干练的人在“内政”与“外交”两条战线上都蹚出一条路来,曾国藩无疑是做好人选。
朝廷将直隶作为改革的试点,由曾国藩来蹚雷,这一布局在曾国藩赴任之前与慈禧太后的四次会谈中清晰可见。除了第二次之外,其余三次都直接涉及了直隶的改革,曾国藩表态说“臣也知直隶要紧,天津、海口尤为要紧”,并提出了“以练兵、饬吏、治河三端为要务”进行“次第兴革”的思路。
从这四次会见来看,朝廷将曾国藩调任直隶,更多的并非出于“羁縻”、要修理这位“曾剃头”,让他一边凉快凉快,而是“重用”,要靠他去为朝廷“剃头”,理顺直隶、尤其是天津的复杂局面。
曾国藩调去直隶,无论对朝廷还是对两广而言都是好事。
两广方面早就与曾国藩翻脸,之前各种小动作不断都积累了不少怨气,想要一笑抿恩仇根本没可能,不互相拆台扯后腿就已经很够意思了,出兵安南这样的大事吴可做定了,他可不愿身边多出一个专门扯后腿的家伙来,而且曾某人的影响力还足够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