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蔡京的决断 (第1/2页)
世人皆知,蔡京被称之为“公相”,与童贯并称北宋末年两大奸佞之臣。
蔡京大兴花岗岩之劳役,劳民伤财,搜刮民脂民膏;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致使北宋通货膨胀,民不聊生;也因为那传说中为其贺寿的“生辰纲”,蔡京与梁山好汉结怨,最终在梁山接受招安后,蔡京伙同高俅高太尉,害死了无数梁山豪杰。
然,这些都只是关于蔡京的“负面新闻”,其实赞美蔡京的也很多。
比如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就曾经说过,在其之后,蔡京是任相的不二人选。
蔡京也的确如王安石所说,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后又官居太师。
自古清官好当,贪官难行,而蔡京作为一名大贪官,不但没有被皇帝杀头,反而圣眷不断,权势滔天,足可见其为官之道自有其独到之处。
而他的小儿子蔡眥掌权之后,也是疯狂搜刮各地的金帛及库藏,作为天子宋徽宗的私财,深得圣意。
据传言说,宋徽宗前后取过蔡府七次,赏赐不计其数,大致使用的都是家人的礼仪,彼此都是坐着饮酒的。这样的隆宠,当可谓皇恩浩荡。
蔡眥敢窃弄威权,也敢启用其妻兄任户部侍郎把持户部,但面对童贯这种纵横官场的老狐狸,他还不够资格,尤其是童贯虽远不在京师,但其兵权在握,蔡眥唯恐稍有不慎,便会发生大变。
蔡眥将童贯以及童英最近的变动,以及关于武大的事情一一禀明蔡京,然后老老实实蹲在其身侧,为蔡京捏胳膊捶腿。
蔡京一直在闭目养神,仿佛根本没听他儿子说话。
过了许久,他睁开眼,沧桑的老脸如一朵老菊绽放,眼神中闪过一丝欣慰,缓缓说道:“童贯之子童英,虽然是庶出,但为父观之,却隐隐有成大器之可能,你能够通过零星的蛛丝马迹,而究其根源,为父甚为欣喜。”
“童英此子,除军事素养过硬之外,之前并不出彩,突然锋芒毕露,其因必然出在阳谷。既已查明先前童英进献的制盐之法出自武植之手,那么这次童贯秘密挑选五百骁骑营焊卒前往阳谷,必然也与武植此子有关。”
“你启用我蔡家埋伏在童贯军中多年的棋子没有过错,追查武植也无甚过错,然,你若要将其杀之,则大错特错!”
蔡眥微愣,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一遍继续为老父捶腿,一边轻声诚恳说道:“请父亲指点迷津。”
蔡京凝了凝神,继续说道:“当你真正身居高位你就会知道,在权利的斗争中,杀人,是最简单也最低劣的法子。你杀了一个武植,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武植,你不可能无休止的将他们每一个人都杀掉,此其一;其二,你一个初出茅庐的黄口小儿都能想到杀掉武植剪除童贯羽翼,难不成你以为童贯这种纵横沙场多年的老将会想不到?如果为父猜的不错,童贯已经在阳谷县城悄悄布下天罗地网,就等你往里面钻,只要你陷进去,他就会借此生事,动摇我蔡府在朝廷中的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