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粮草问题 (第1/2页)
几人一直谈了大半夜,直到快天亮时才停了下来。
张辽不知刘备三人有没有睡着,但他却没有睡着,心中一直在思虑青州之事。
他来青州这个时间巧的很,三十万青州兵刚刚离开青州进入兖州,被曹操收降。
三十万兵源对诸侯而言,确实是个大助力,但张辽并不可惜。
一来他并不缺兵源,尤其是在收编了数十万南匈奴后,而且兵力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兵力只会消耗元气,张辽行的是精兵战略,如今手下兵力一直在控制,并州还有很多强壮的胡人只是作为预备兵而已。
二来这三十万青州黄巾离开青州被曹操收编后,正好让他趁虚而入,掌控青州的阻力会小很多,建也会相对容易,所以张辽很是庆幸将这个包袱丢给了曹操,毕竟只有曾担任济南相的曹操有这个优势,换作他一时间也很难招抚这些宗教兵。
三来三十万青州兵离境后,虽然十室九空,人烟稀薄,但青州离了黄巾也不缺乏人口,近百万的人口在这数年之间都迁徙到了幽州和辽东,只要自己将青州治理好,他们还会回来的,而回来的这些百姓会更加珍惜太平,不易作乱。
不过虽然阻力去了很多,但眼下掌控青州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听刘备所说,青州黄巾的主力离开后,青州仍有很多小股黄巾,或占据郡县,或啸聚山林,或占据海岛,很是难缠。
而且青州各地有很多太平道的神坛,很多百姓成为太平道的信徒,每日诵经,祈求托难,太平道在这一片地方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其实太平道的教义是好的,导人向善,追求人人平等,天下太平。
但他们只是提出不切合实际的空想,没有系统完善的治国方略,凭借信仰维系,缺乏理性,只是杀官杀富,而且实质上也没有所谓的平等,因为宗教中的地位等级是很明显的,要膜拜神,膜拜大贤良师,哪来的平等。
何况太平道的教义也比较狭隘极端,排斥其他信仰,聚拢数十万黄巾兵,只将信仰太平道的百姓当作兄弟,所过之处,只要不是信仰太平道的百姓,都会被劫掠一空。
这才是青州最主要的问题,是恶性循环,黄巾军的壮大是通过劫掠,而劫掠则使寻常百姓无家可归,无以为生,走投无路,只能加入黄巾,同样通过劫掠其他人来生存,如此一来,只会越滚越大,而百姓也在劫掠中失去了本性,匪性汹涌。
所以要打开局面,必须双管齐下,先占据一方,在军事上抵御黄巾,保护百姓免受侵扰,在经济上发展农业,令百姓安居乐业,并招纳流民,招抚误入黄巾期望安定的百姓来投靠,从根基上缓缓抽丝剥茧,消除黄巾军壮大的基础。
当然,在青州这个乱地,一切的基础还是军事力量,必须有足够的防御和打击力量,才能保护农业发展,保护一方安定。
不过眼下一切还是谋划,起家之时,首先军队的粮草就是个大问题。
这一点张辽早考虑过,所以他此行青州只带了两千精兵,其中骑兵只有五百,既是为了不引人注意,因为大股骑兵进入青州很容易引起袁绍和公孙瓒的警惕,同样也是为了防止兵力和战马过多消耗粮草,尤其是战马,消耗粮草比士兵更要厉害,战马只吃草料是没有耐力的,需要吃豆料。
但即便只带了两千兵马,还是需要粮草的,自己初来青州,是无本之木,如果一上来就向本就举步维艰的百姓征粮,只会引起百姓反抗,起步更加艰难。
但没有粮草,自己的军队别说打了,连生存都成问题。
刘备的粮草是从田楷那里要来的,田楷不可能给自己粮草,自己也不能依靠刘备,毕竟刘备也不是大户,比较艰难,只能另想办法了。
天亮之后,张辽在郡守府匆匆用过早餐,拒绝了张飞的邀战,回到刘备昨日为他安置的宅院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