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陈少风的心里话 (第1/2页)
迪斯尼主题公园与环球影城、环球嘉年华目前并称为世界三大娱乐品牌,其中电影主题公园就占据了三分之二。
环球影城在全世界拥有5家主题公园,和迪斯尼旗鼓相当。
但与迪斯尼不同的是,环球影城是以全世界规模最大、工作最繁忙的电影城“好莱坞”为模拟对象的主题公园,游玩该影城会使人完全沉浸于好莱坞虚拟世界令人兴奋的氛围之中,让游客置身于电影历史、现场表演、特效专家制作的视觉特技之中。
因而,迪斯尼乐园适合儿童游乐,环球影城则更适合成年人参与。
当然,鉴于迪斯尼乐园的开创性、引领性和广泛的影响力,现在很多专业人士都在重点以迪斯尼乐园为例,探究电影主题公园获得成功的要素。
1955年,美国动画片先驱沃尔特?迪斯尼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办了第一座现代化游乐园,取名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Park)。
它不仅是迪斯尼旗下第一家乐园,也是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
迪斯尼乐园选址距洛杉矶35公里,占地64.7公顷,将真人大小的米老鼠等卡通形象重现园中与游客们亲密接触。至今,全球共建造了5家迪斯尼乐园。
一次投入多种产出打造产业链
迪斯尼投产《米老鼠与唐老鸭》、《白雪公主》等动画电影之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人们给予它热烈的回报。
但是,电影票房收入仅仅是总收入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以动画片塑造的米老鼠、白雪公主等形象为基础生产的各种衍生产品,如玩具、游戏、主题公园,甚至巡回演出的剧团,这些项目的总收入比影片本身要高得多。
迪斯尼公司自1955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首家主题乐园之后,这种商业形态在很长时间内成了迪斯尼公司的摇钱树。据公司2008年报显示,主题公园和度假酒店两项营业收入为115亿美元,在总收入378亿美元中占30.4%。
20世纪80年代末是迪斯尼公司的黄金时期,三家迪斯尼乐园的收入甚至占到总收入的七成。
迪斯尼打造产业链的经营思路是,组织强大的设计班底,围绕动画电影这一主轴,设计出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待影片上映后,把动画片的场景、情节展现在主题公园里,再根据这些动画故事开发一系列卡通形象作为附带产品。
这些动画片首先发行电影院,过后做成录像带,然后再卖给广播电视公司。与此同时,根据这些动画故事开发音像制品、书籍和其他相关衍生产品。
迪斯尼就这样通过品牌价值来构筑商业模式,经过持续开发,打造出一条创意产业链。
迪斯尼公司的一个著名口号是“永远建不完的迪斯尼”,长期坚持采用“三三制”原则,即每年要淘汰三分之一的硬件设备,新建三分之一的新概念项目,每年补充更新娱乐内容和设施,使产品永久保持吸引力,不断给游客新鲜感。
控制数量形成稀缺效应
迪斯尼公司似乎无意在全球范围广建分支,而是非常谨慎的控制数量,在既有布局内认真经营每一家乐园。
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力,催生出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便诱惑很多城市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能在当地申请筹建迪斯尼乐园,而迪斯尼却总是保持缄默。
早在2006年,上海市政府曾向国家发改委递交筹建迪斯尼乐园的申请,当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就表示,还有其他内地城市提出申建迪斯尼。
但迪斯尼方面对于上海的申请始终未作明确表态。
到了2009年3月,上海市市长**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称:“上海建迪斯尼的事情已经谈了十几年,双方的沟通、交流、谈判始终没有间断。
现在可以这么比喻,我们还在恋爱,没有结婚,何时拿证书没有日程表。”一个投资项目足足谈了十几年,可见迪斯尼在主题公园的建设和选址上是多么慎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