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折票 (第1/2页)
第四点,发行于洪武二十年前的宝钞,可在户籍所属县城换成折票,一年折享一分五利,二年折享二分三利,三年折享四分利息,五年折享六分利息,十年折享七分五利息,未到期内折票不得流通,到期与官府指定场所兑付。
第五点,发行于洪武二十年后的宝钞,依旧正常使用流通。
第六点,允许商贾按照规定吸收洪武二十年前宝钞,大额折换折票利息会有增加。
……
此六点,进步面很多,但问题则也不少。
论进步!
金子,进入货币体系这是一次突破。
金银,金为财富,银为货币,此等概念已经在中原传承上千年,哪怕是圣旨中所写的赐金,实际上也只是指铜钱,并非真正的黄金。
黄金,在某些朝代更是禁止进入流通市场的。
虽然朱允熥不清楚,大明开国这么多年,库藏到底有多少,但想来绝对不会太少。
只是行事太粗暴了。
后世金本位制度的瓦解有诸多成因,但其中不乏因黄金兑换不受控制,而导致的准备金缺失。
据揭秘显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世界原油的暴涨,坐拥世界油田的阿拉伯土豪,纷纷先用石油换取的美钞,然后再用美钞兑出黄金运回中东,短短十几年时间,作为布灵顿森林体系的重要锚定物的黄金储备跌破极限。
若是当时库存黄金足够,美国就算想要废除金本位制度,开始无限制滥发钞票,至少也要拖上几年。
同理,如今象征财富的黄金出现在兑付体系,将极大的稳定宝钞价值,但同样也会导致大明中央的黄金储备流失,一旦流失黄金的数目突破一个阈值,宝钞体系就会崩溃。
流出容易,收回难啊!
更别说圣旨中没有明确有特定的机构负责此事,事情的发展势必会弄得跟开中法一样,短期或许没事,但长期必定会有官员上下齐手,过去宝钞价值不断贬低尚在捞钱,如今宝钞增值还不得捞得飞起。
最后还缺少了一个培养过程。
任何新生事务,想要人接纳,都需要一个培养过程,说句不好听的话,资本家割韭菜也需要给韭菜生长的时间,硬来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宝钞的市场,先有北宋交子,后有元朝的钞票,再有洪武二十多年,前前后后数百年的岁月,虽取代不了金银铜的地位,至少钱的概念已经生成,扎根于老百姓的心目中,最多就是觉得这钱不值。
可折票这东西大家都没经历过。
如今认了,可往后怎么保障,单纯依靠朱元璋的威望来背书,多少有些不足。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选定的储君是朱允炆,而不是自己。
他可以保障一个长期性,可朱允炆能吗?
或许开局可以,但当朱棣起兵造反,局面彻底恶化之后,朱允熥可不觉得朱允炆有那么高尚的品格。
当年的苏联解体初期,操盘俄罗斯经济的丘拜斯与执掌俄罗斯的叶利钦,他们就用自身的其行动阐述了人性的恶毒!
为了压制有抬头趋势苏共,两人联手将俄罗斯剩余三分之二的资产,统统打包给国内的寡头,暗中联合西方资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