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卧槽,他是宋应星! (第2/2页)
虽然有了更多的问题,刘一峰还是赶紧作出了被吓到然后无比“崇拜”的对宋应星行大礼,这是为了让那个莫名其妙愤怒的锦衣卫消气。
不过刘一峰还是暗自吐槽:食谱都能进入工部和户部的年审考题,这个大明也够奇怪的。
锦衣卫退下后,宋应星还在埋头写着什么,刘一峰站在一旁觉得无比的尴尬。他想离开,但锦衣卫不带自己走,他没胆子动脚。他想问些什么,那个锦衣卫的目光犹如实质的顶着自己,他开不了口,只能傻傻的罚站。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宋应星抬头问到:“刘一峰,你在流鬼城用的料酒,是你发明的还是别人发明的。”
“回大人话,不是我发明的。”
“那是谁发明的?”
“呃,我也不知道,我也是跟着别人学的。”
“是巴蜀特有的嘛?”
“应该…不是…吧?”
“好了,我知道。”
你知道了?我他喵的自己说了什么我都不知道……
刘一峰也不知道料酒具体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料酒属于在华夏漫长的历史中,在酒这一领域慢慢演化出来的,不是有什么人特意发明的,属于劳动人命的智慧结晶。
宋应星低着头写了一会儿后,又抬头问到:“那料酒有几种做法?”
“小人只知道哪一种。”
“一定是要黄酒嘛?米酒可以不?”
“高质量的米酒可以,但最好还是用黄酒。”
“为什么?”
因为米酒的度数普遍很低呀,但刘一峰不知道该怎么给宋应星解释。
他只能开口敷衍宋应星:“我也不知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宋应星的反应让刘一峰很是意外,他放下毛笔,重重的靠在了太师椅的椅背上,还叹了口气,感叹到:“民间其实有很多事物,都是在不知道原理的情况下,就这么出现的,估计料酒也是其中之一吧。”
“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刘一峰下意识的接话,让宋应星有些意外的看向了他,刘一峰继续说道:
“老百姓并不知道那些事物的原理,他们甚至连字都不认识,但是他们并不蠢笨,他们会观察事物的规律,然后自己做实验,把多年来的实验结果口口相传,一代一代的优化,就有了如今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
这话放在后世,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在这里,算得上高屋建瓴的发言了。
宋应星深深的看了刘一峰一眼,没有说话,低头写着什么。
刘一峰站在一旁等待着宋应星放他走,回味着之前自己的表现,看有没有什么暴露自己身份的漏洞。
突然,他的瞳孔猛的缩了下。他想起了之前他和宋应星的对话中,对方提到了“发明”这个词。
“发明”这个词在后世已经成为常用词了,所以很多人不清楚这是民国,也就是20世纪上半页才出现的词。在古代,“发明”这词有其他意思,但怎么都和后世发明创造这个意思扯不上关系。
可是宋应星使用“发明”这词时的语境,很明显就是刘一峰熟悉的那个“发明”。
这让刘一峰有些惊恐了。
他很清楚“发明”这词是民国时期才有的,于是决定试探下:“宋大人,小人有个问题,不知道该问不该问。”
“你问吧。”
“谢大人。”刘一峰行了拱手礼后问道:“请问大人写的是什么书呀?为何会把小人改良的菜谱给记上去?”
锦衣卫又开始吹鼻子瞪眼了,但宋应星笑着阻止了他的呵斥,对刘一峰说道:“我年幼时就对很多事物充满了好奇,好奇它们的原理,好奇它们诞生的故事,好奇它们的效果。”
“而在我好奇的过程,我发现大部分事物除了询问那些使用它们的人外,在书上根本查不到,当时我就想把这些给记录下来,让后世的读书人不再向我这般辛苦的询问了。”
“但是因为这些事物大多数和农业,手工业相关,其中不乏下九流的职业,没有人支持我。”
“后来有个人知道了我的志向后,他鼓励了我,于是我就开始收集资料,准备写书了。”
刘一峰余光注意到了那个锦衣卫突然挺直了背,表情变得极其严肃。
“那个人就是当今陛下。”
好吧,刘一峰这个穿越者也下意识挺直了背,表情严肃了起来。他内心深处对于缔造了这个武德充沛到汉人顶峰的皇帝,是很崇敬的。
“当年我给陛下说我这本书是记录天下事物的杂书,陛下看了我的部分手稿手,却说这不是杂书,这是我华夏文明的农工发展史。”
“他还问我书名想好了没,但当时我根本没动稿,就没有去想书名。但陛下问到我后,我一瞬间就想到了一个名字,陛下非常喜欢,结果书名都有了,书还没写好。”
宋应星无奈的摇头笑着,刘一峰顺势问到:“宋大人,书名是什么?”
“《天工开物》。”
“……”
他姓宋!
农工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
卧槽,他是宋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