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宋应星的情绪 (第2/2页)
所以刘一峰提出的提议,海事局内部早就有人提过了,那个官员当时甚至还把后续怎么处理那个“试试也没啥损失”的幸运儿的方案都说出来了。但是经过内部讨论,还是全员否了那个提议。
因为真的拦不住的。
“宋大人,金山城回藟山城的方法,是不是都被海事局掌握着呢?”
宋应星对刘一峰投去了赞赏的目光,这个年轻人果然一眼就看穿了关键:“除非他们选择翻山越岭,基本上海商通道已经被海事局掌握了。”
刘一峰心向船队商会的邱老板,这次算是赚大发了。海事局需要他来帮忙掌控航道,间接的就是为他“官方钦定合作伙伴”的身份背书呀。
当然,这个官方钦定肯定是自封的,海事局不会承认。甚至邱老板也不会承认,但东山州其他人肯定会这么认为的。
有了这个“官方钦定”的身份后,以后东山州地界其他船掌柜想挑战邱麒麟,就要掂量下自己的份量了。
“既然如此,那您看这样行不行:在金山城和藟山城同时设置海关。”
海关一词是晚清时出现的,但它所代表的意思宋朝就有了,宋应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他点了点头后又摇了摇头,说道:“这些海事局都讨论过了,可依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宋应星没有说根本问题是什么,他看刘一峰能不能分析出来。
刘一峰果然陷入了思考,看着他思考的样子,宋应星开始有些明白自己之前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产生了和刘一峰聊聊这些说不定就能找到一条出路的感觉了。
一方面,他的确很认同刘一峰。另一方面,他需要找个不会影响他东山州海事局管事的人当他的“马桶”。
南洋级上的时候,刘一峰虽然已经开始做了很多事了,但宋应星并不知道,却依然觉得此次非池中物。到了现在,他已经坚信刘一峰的确非池中物了,特别是之前刘一峰交待了他为了恢复自由身所做的种种事迹后。而且他还在东山钱庄的进攻下活了下来,还打赢了。
吴姓官员虽然不重视刘一峰,但送回来的奏折上依然是写清楚了张钧麾下得力干将对战斗的评估的。最后总结的时候那个武将感叹了一句:同样的情况,让他带队的话,可能还没刘一峰做的好。
这些都说明了刘一峰此人很有能力。
也正是因为宋应星产生了这种认同心理,他下意识的把刘一峰当成了一个够资格和他说话的对象了。
宋应星这段时间其实过的并不轻松,刚接手东山州,其实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本来半年左右的平稳过渡就能掌握东山州的,却因为张匪发现了金矿矿脉一事打断了。这导致了他并没有完全掌握郝平留下来的东山州海事局。
每一个空降领导都知道这半年左右的平稳过渡期有多重要的。
别看现在东山州海事局大大小小的官员为他马首是瞻,但其实内心还是没服气的。
有两件事就是明确的表现:
吴姓官员先斩后奏的留在了营地,众官员宁愿选择第二次跨大洋询问本部都不相信他宋应星的能力。
包括张钧在内的很多官员,都以为吴姓官员当时接管刘一峰的营地是宋应星示意的,但其实并不是。
简单想想就能明白的道理:河滩淘金的事和那边淘金区域都没有暴露,海事局也过去人接管住了,那有什么必要让你一个高级官员亲自坐镇?
你是宋应星钦点的处理此事的人,此事件已经结束并顺利过渡到了海事局手中,可以说大局已定了,你这个钦点的处理此事的人不回来述职,却坐镇那里还一副要把刘一峰营地建立城淘金大本营的态势。
这吴姓官员想干嘛?
不就是看中了那片能淘金的区域是未来东山州最热门的事,想制造既成事实,让自己成为东山州海事局管理金矿的扶着官员嘛。
这种小九九,在张钧带着刘一峰回来时,宋应星没看到那个吴姓官员只收到他的信件时就猜到了。
对于领导来说,手下的擅自行动很多时候并不是好事。官场上的规矩是:我给你的才是你的。
除非事急从权另说,但现在事不急呀。他当时选择忍了下来,等事后找个借口把吴姓官员调走,再安排投靠自己的官员去管理金矿。
后来又发生了众官员宁愿选择第二次跨大洋询问本部都不相信他宋应星能力的事,宋应星内心就憋着一股火了。
而这股火他是真的找不到人发泄。
这种事不可能找下属,3个弟子也不可能,因为他们不是真的弟子只是政治交易而已。
至于张钧就更不可能了,但没想到遇到了刘一峰。一瞬间,他就有了说出来的冲动,刘一峰就这么成为了宋应星的人情绪马桶。
(年底忙,公司第二波阳了的人出现了,天天加班没时间写,这些都是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