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二战獠牙(三) (第2/2页)
在获知“提尔比兹”号修复后,英国海军立刻制定了代号为“钨”的作战行动,力争彻底消灭这艘北方航线上仅存的大型军舰。1943年四月初,两支航空母舰特混编队从斯卡帕湾起航,四月三日,六艘航空母舰出动了总共四十一架攻击机(不包括战斗机)前往攻击“提尔比兹”号。“提尔比兹”号被命中大小共十五弹,上甲板炸开一个直径近2米的破洞,还有一枚近失弹炸伤了右侧螺旋桨。“提尔比兹”号又受到重创。从1943年八月二十二日起到八月二十九日,英军舰载机先后四次对“提尔比兹”号进行大规模空袭,没有造成德舰多大的损害。
1943年九月十五日,英国皇家空军重型轰炸机从苏联起飞,对“提尔比兹”号实施了代号为“扫雷器”的轰炸行动。使用了四千磅“地震弹”对“提尔比兹”号进行编队轰炸。一枚炸弹命中了船头对舰体造成了严重破坏,船头被炸出一个14.6米x9.7米的大洞,强烈的震动和冲击波使仪器设备和各种管线都遭到了破坏,军舰失去了战斗力。不久“提尔比兹”号恢复自航能力,但仅可以用一轴航行,航速仅十节。1943年九月底,海军司令部决定终止修复“提尔比兹”号而将其拖航到特罗姆塞港,作为特罗姆塞港林根峡湾内的浮动炮台以抵御可能的攻击行动。十月十八日,“提尔比兹”号在拖轮的牵引下驶入新锚地:特罗姆塞港林根峡湾。
1943年十月二十四日,英国再次动用皇家空军轰炸机轰炸“提尔比兹”号。一发炸弹命中了舰尾,将“提尔比兹”号主机的变速齿轮舱彻底摧毁,使其完全失去了自航能力。
1943年十一月十二日,英国空军出动轰炸机携带专门设计用来对付大型军舰的5.5吨的“高脚柜”超级炸弹。两枚“高脚柜”直接命中“提尔比兹”号的舰体,四枚近失弹在船体附近爆炸,左舷水下部分被一枚近失的“高脚柜”撕开一个长度接近七十米的大口子,舰体持续倾斜,C炮塔的弹药库发生爆炸,九时五十分左右终于撞在在林根峡湾哈依岛南侧海域的暗礁上,除去事后从船体内被营救出来水兵以外,一共有九百零二人死亡。至此,为了击沉这艘纳粹德国海军的超级军舰,英国人出动了超过六百架次的飞机以及袖珍潜艇。
二战结束后,一家从事废钢铁贸易的公司,在向挪威政府支付了二十四万克郎后获得了“提尔比兹”号这艘称得上残废之躯的所有权。
以上历史都是俾斯麦级杯具的一生......不过,现在却不一样了,由于提前了时间的缘故,结局却没有那么杯具。俾斯麦级战列舰和原来的有所不同,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各个性能数据基本上和最初的设计相差很大,不光是排水量接近80000吨这么简单。舰长298.5米,舰长尺寸比历史上的原型长了足足48米,水线长289.5米,水线则是长了48米,与舰长相差不大;而它的舰宽则是56米比与那里的那艘多了20米,最大吃水11米仅仅比以前的多了那么一两米;标准排水量为:俾斯麦号65455.5吨,提尔皮茨号63514.5吨。满载排水量为:俾斯麦号73704吨,提尔皮茨号排水量73191吨。和最初型号的大和级没有什么两样嘛,最高航速与原来的没有什么区别,就连最大续航力也没用什么变化。
俾斯麦级舰体受基尔运河(基尔运河是19世纪末德国为了缩短由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航程,和能够在战时自由航行于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而开挖的人工运河,一战时进行扩建挖深但工程到35年才完工)水深限制,适度加宽舰体以减少吃水,长宽比为6.67:1。它的上层建筑沿用了沙恩霍斯特级的舰桥,显得比较紧凑和美观,根据沙恩霍斯特级试航数据采用了大西洋舰首,使得舰体的稳定性较高适航性也高于沙恩霍斯特级(改进前的平首)。它的动力传动系统基本沿用了一战德国战舰设计的3轴2舵标准布局,但3桨不是一战时处于一条线上的布局,改为2前1后,但舵依然是一战风格只是舵机改用了电动为主液压备份(有观点说就是舵的这个布局葬送了俾斯麦号,让其躺在母港到战争结束)。